Language
仪器预约 手机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发合作 >> 亮点服务 >> 正文

研发合作

设备功能分类-科技支撑

设备功能分类-科技支撑

表面分析
微区分析
成分分析
结构鉴定
物性分析
原位分析
样品制备

设备功能分类-产业支撑

设备功能分类-产业支撑

先进材料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发合作 >> 亮点服务 >> 正文

浙江大学唐睿康/刘昭明团队:让离子“排队”——超过10微米长的离子分子链诞生了

时间:2023-12-04 作者:周炜 点击:

浙江大学唐睿康/刘昭明团队:让离子“排队”——超过10微米长的离子分子链诞生了(转载)

(以下文章来源于求是风采 ,作者周炜)

   

图:乙酸银链在高定向热解石墨基底上的原子力显微镜拼接图像。白色箭头指示了链的走势。


10微米,大约为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一粒灰尘的宽度,一个细胞的尺寸。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刘昭明研究员团队首次合成了一条长度超过10微米的离子单分子链。这条链由数万个银离子呈“之”字形排列形成链骨架,周围环绕乙酸根阴离子。这项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离子化合物难以形成“分子链”的传统认知。 

相关论文Ultralong Ionic Chains with Lengths over 10 μm:A Control of Ionic Molecular Engineering (长度超过10微米的超长离子链:离子分子工程的控制) 于11月22日在Chem杂志上线。这项发现拓展了人们对于离子化合物构型调控的理解,有望推动离子型化合物以分子链的形态开展分子工程。这意味着,将来我们或许可以为离子型化合物设计出更加丰富的构型,赋予更加多样的功能。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hem/fulltext/S2451-9294(23)00544-2

离子为什么不爱“排队”?

在化学家眼中,让原子或离子“排队”形成长链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梦想。这个梦想启发于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世界,长长短短、形态各异的分子“链”让创造分子成为一门艺术,甚至创造了生命。我们熟知的DNA分子,就是由核苷酸链接而成的双螺旋长链,更不用说无穷无尽的蛋白质和高分子了。

 

                           

然而,人们几乎对离子成“链”不抱希望,原因在于离子化合物的成键方式和共价化合物完全不同。离子之间以静电作用相互吸引,一个正电荷的离子周围的任意角度都可能出现带负电的离子。于是,离子之间更喜欢“抱团”而不是“排队”。比如在氯化钠水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倾向于均匀分散,而不会大量存在实体的氯化钠分子;当溶液到达过饱和状态时,离子们就纷纷密堆成团簇或晶体。当我们看到白花花的结晶时,就知道它们已经“抱团”成功而成“链”无望了。

 

“教科书里说离子键没有方向性。”三年前刚刚加入课题组时,博士生汪洁觉得导师提出的“做出一条离子分子链”的方向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时唐睿康和刘昭明已经看到一点曙光:2019年,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指出在可用三乙胺作为封端剂,让碳酸钙的结晶过程“暂停”转而形成以几个碳酸钙离子为单元的寡聚体。“那时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成‘链’的迹象,只是‘链’还比较短,大约为2-3个纳米左右。”刘昭明说。

 

离子单分子链的诞生

四年时间过去,离子链的长度比4年前的碳酸钙寡聚体“暴涨”了大约10000倍——研究团队公布了他们制备的第一条乙酸银单分子长链——平均长度超过10微米——接近肉眼可见。

                           

图:乙酸银链的原子力显微图像

   

在论文中,研究团队展示了一幅原子力显微镜拍摄的“肖像”:一条条纤长且没有分叉的“细丝”跃然眼前。乙酸银长链一经诞生就创造了世界纪录——迄今为止最长的离子分子链。10微米,如果你仍然以肉眼的标准看觉得它微乎其微的话,那么在微观尺度,它真可谓是一个“天文尺度”。迄今为止,最长的一维碳炔直链可以达到6000个碳原子,长度为1微米,10微米的长度尺度已经可以超过很多有机高分子的链长度。如果我们把这条乙酸银链条等成比例放大成意大利1号面(横截面直径约1.8毫米)话,那么它就相当于一条长18米的“意大利面”,这足以证明离子“链”朝一个方向生长的成功。

 

                           

图:封装在碳纳米管中的(Ag+Ac-)7片段的“之”字形原子结构


而更具挑战的,是如何看清楚“队伍”中的每个离子的姿态。研究团队联合材料学院金传洪教授课题组,使用了球差电子显微镜,通过碳纳米管对“链条”的保护进行观察。为了对这一新生事物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团队克服了许多技术上的局限,终于得到了原子分辨水平的图像,把离子的“队形”看得一清二楚:银离子以“之”字形有序排列,没有支链,构成了“链”的骨架在形态上接近于正烷烃分子,银离子和乙酸根以静电作用相互吸引环绕在银离子周围。 

经推算,一条10微米长的乙酸银分子链,是由38000个醋酸银单元组成。研究团队还为这条离子分子链命名了分子式:(Ag+Ac-)38000。“这条离子分子链处于化学稳定状态;在质谱表征中也表现出类似于聚合物分子的碎片峰簇特征。”汪洁补充说道。 

 

操控离子化合物的新思路

超长离子分子链的诞生,打破了对于离子难以自发成“链”的传统认知。刘昭明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对于如何让离子“排队”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掌握了“队形”的影响因素:封端剂的选择、封端键合能量调配等封端效应。

                           

图:乙酸银链的冷冻电镜图像

 

我们通过化学调控手段,可以尽量避免链的向内折叠,将离子排成一条长链。在这个过程中,离子键的本质特性并没有改变。”刘昭明说,“离子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朋友,会乱糟糟的玩成一团,尽管小朋友爱玩的天性没法改变,但是老师可以让他们排成一列。”

                           

图: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Ag+Ac-)n结构,展示了被Ac-围绕的锯齿形Ag+骨架。

 

近年来,唐睿康、刘昭明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离子分子工程”来创造新型离子化合物。今年6月,团队在Nature杂志发文,提出以“官能团化”改性无机离子分子,制造含有无机离子和有机片段的杂化分子,形成具有离子与共价互穿网络的宏观材料。研究团队认为,离子分子链的合成,预示着传统“分子工程”将进一步向无机化学领域拓展边界。“我们可以把更多设计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扩展到离子化合物的设计中。”唐睿康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机、有机和高分子化学的融合,希望将来能利用‘离子分子工程’构建出更多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创造更多彩、更多样的世界。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汪洁、孔康任,共同通讯作者为刘昭明研究员、唐睿康教授。该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平台、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西湖大学物质科学公共实验平台、上海光源的支持。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22511, 22275161,61721005),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226-2022-00022,2021FZZX001-04)的资助。 


文 | 周炜

图 |  课题组 

编辑 |  周炜

来源 |  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一条:电催化CO还原铜表面重构机制丨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条:物质科学公共实验平台真空互联系统助力西湖大学物理系第一篇nature正刊始末

关闭

联系地址: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墩余路600号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

邮    编: 310030

邮    箱:iscps@westlake.edu.cn

版权所有 © 西湖大学  浙ICP备16029590号

您是第: 位访客